滑雪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
「不要跌倒」「不要跌倒」「不要跌倒」
一個好的站姿加上『移動能力』
滑雪時雪道的狀況是一直在改變的(坡度的變化加上地面的起伏,雪況也可能會突然改變),如果只是維持一個標準的站姿,沒有移動能力,好像擺了一個假人模特兒在雪板上,滑出去一下就跌倒了。
相反的,如果只有移動能力,沒有好的站姿,會怎麼樣呢?
(大家可以先想想)
「移動能力」,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初學』
可能是移動能力最佳的時候吧,各式各樣的扭動、揮舞,只為了能在板子上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在這個時期,很容易使用到全身所有的肌肉,過度頻繁地調整身體的位置,很難找到穩定的平衡感。這個階段,開始學習藉由一個好的站姿,讓身體大部份的肌肉能放鬆下來,只使用小範圍的肌肉與關節來控制雪板。
『進階』
已經熟悉了如何有效率地使用身體,丟棄掉過多過大的身體移動,精確地使用小範圍的肌肉與關節,創造出鋼邊切換、板子轉動,同時調整重心上下與重心在前後腳的位置,藉此調節板子上的壓力,滑出不同形狀與大小的彎。這個階段對站姿的要求變高,需要追求能創造出穩定感的站姿,站姿越好,滑行會變得越輕鬆。
『高階』
熟練各種方向的移動,能迅速反應雪況與地形的變化,靈活地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達到輕鬆的滑行,也能大範圍快速的移動,創造出想要的特技、花式效果。這個階段,需要具備各種不同的站姿,只要能夠讓你達到想要的結果,能隨時切換,並沒有所謂對或錯的站姿。
在雪板上的移動有四個方向
1. vertical – 上下移動
2. rotational – 轉動
3. fore and back(longitudinal) – 板頭板尾移動
4. toe to heel(lateral) – 兩側鋼邊移動
『上下移動』
起立蹲下的動作,運用到膝蓋與腳踝的彎曲,蹲到某個程度後,腰會跟著彎曲。
可以用在起跳,吸收來自地面的壓力,降低重心增加穩定……等等。
『轉動』
旋轉你的下半身,運動到腳掌,膝蓋,腰的轉動。(在某些應用上,也會加入上半身的轉動)
滑行時改變前進的方向,控制速度,花式……等等。
『板頭板尾移動』
移動髖骨與上半身,將身體的重量放在前腳或後腳上,(把屁股坐在板頭或板尾上能產生更多的移動效果)
上下坡時板頭板尾的壓力調節,加快啟動轉彎,幫助結束轉彎,花式……等等。
『兩側鋼邊移動』
移動身體重心,讓下半身在使用中的鋼邊上(如果是直走的話,也有可能是版底)形成穩固的平台,輕鬆保持上半身的平衡。
切換鋼邊,起跳前建立一個穩固的支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