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會,up&down是一項很重要的技巧,你需要花一點時間去孰悉蹲下的動作(站起來應該不用特別練習吧,哈),以及使用的時機。蹲下可以幫助你獲得更低更穩定的重心,或是獲得需要的立刃高度,是進階為高手的必備能力。
(怎麼樣讓自己有更大的下蹲空間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肌肉的使用,站姿的調整,binding的設定……等等都會影響你能不能流暢的上下移動。)
雖然蹲下很重要,有很多的好處,但也常常看到高階的滑行者(可以去黑線,鬆雪,未整雪),在換到heel side edge後蹲好蹲滿,利用自己的大腿肌肉去對抗高速滑行時產生的雪板壓力或是應付不平整的雪況,這樣是有效但很累,幾趟下來就很容易覺得大腿爆炸酸。(雪地健身了這是~~)
或許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在heel side橫越斜坡的時候整個人定住了,好像只能被動地等待艱難的時光過去。這樣做,除了疲勞外,還會因為肌肉的高度緊繃,失去最重要的移動能力,無法快速地調整身體重心。
如果這時候,我們選擇站高一點,來到一個可以保有肌肉彈性的下蹲高度,這樣我們就可以持續地進行靈敏而微小的移動,一直微調重心,去跟上雪板的移動或是晃動,在需要時把板子拉回到身體下方。
如果你已經很會蹲,來到heel side的時候,提醒自己,站高一點,站高一點,站高一點,你需要的是持續的移動,沒有特定的方向,就好像是隨時有人從各個方向輕推你一下,利用全身所有的(核心)肌肉保持”動態”的平衡。
蹲低達成穩定 VS 移動達成穩定,你選哪一種呢?
其實兩種都是需要的能力,不會是單一的選項,混和在一起使用才能幫助我們維持一個穩定而且輕鬆的滑行。記得,放鬆的肌肉讓我們可以移動,這樣才會有掌控雪板的感覺。
當你找到適當的站姿高度,肌肉不再緊繃,在橫越斜坡的時候,你就可以快速地移動板子,調整平衡,或是增加滑行的靈活性。
怎樣快速地移動板子呢?可以分別做四個方向的快速移動練習,然後混合回到正常滑行。
- 上下 – absorb(收腿吸震), quick dow(快速下蹲找回平衡)
- 板頭板尾 – shuffle(拉推板子)
- toe/heel edge – retrack(收回板子),ankle flexion/extension(腳踝伸屈)
- 旋轉 – garland(多次小旋轉)
absorb(收腿吸震)
當滑行速度快或是地形起伏大的時候,會感覺板子下面有力量頂著你,這時透過膝蓋上抬的動作,可以吸收掉影響平衡的壓力。
每一個項目都有各自需要的身體動作與使用時機,有機會再介紹給你們。(稿費不夠我寫完所有的項目…歡迎抖內)
四個方向的移動練習,可以先從兩隻腳同步開始,熟練後可以練習兩隻腳不同步,讓左腳跟右腳可以同時處理不一樣的事情。
橫越斜坡不是只能咬住鋼邊,穩定的待著,可以使用很多的小動作幫助你做出更好的路線選擇,更好的動態平衡,讓滑行變得非常有趣。快,動起來吧~